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电弧炉炼钢法被推广使用,为合金管的大量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化学工业和动力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合金管品种的扩大,于是不锈钢和耐热钢在这段期间问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60年代,主要是发展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的时代,由于航空工业和火箭技术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许多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新钢种,如沉淀硬化型高强度不锈钢和各种低合金高强度钢等是其代表性的钢种。
60年代以后,许多冶金新技术,特别是炉外精炼技术被普遍采用,合金管开始向高纯度、高精度和超低碳的方向发展,又出现了马氏体时效钢、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等新钢种。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有上千个合金管钢号,数万个规格,合金管的产量约占钢总产量的10%,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量使用的重要金属材料。
合金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工业上较多地使用合金管材大约是在19世纪后半期。当时由于钢的生产量和使用量不断增大,机械制造业需要解决钢的加工切削问题,1868年英国人马希特发明了成分为2.5%Mn-7%W的自硬钢,将切削速度提高到5米/分。
随着商业和运输的发展,1870年在美国用铬钢在密西西比河上建造了跨度为 158.5米的大桥;由于加工构件时发生困难,稍后,一些工业国家改用镍钢建造大跨度的桥梁。与此同时,一些国家还将镍钢用于修造军舰。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加快机械的转动速度,1901年在西欧出现了高碳铬滚动轴承钢。
十二五期间,铸造业在巨大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仍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由于铸造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仍然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使行业的发展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扩展空间,为铸造机械行业的快速增长带来机遇。
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减排、高端装备制造是未来5年机械工业,尤其是热加工行业发展的重点,也是目前的热点话题。虽然,目前我国各个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新型铝合金材料产业,各个铝合金建造项目、产业园等纷纷建立,这看起来我国的铝合金产业发展貌似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