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全球钢铁业都面临着高性能、低成本化的要求,并积极探索实现转型发展的出路。目前部分国家的钢铁产能已处于饱和状态,如何创新、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成为钢铁行业的集中难题。
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中国钢铁企业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却没有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和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相比,中国钢铁企业仍存在能耗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
因此,钢铁行业应大力发展冶金生产过程高效、低耗和低排放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开发铁水预处理技术、高效稳定的转炉冶炼技术、快速协同的二次精炼技术、高效恒速的板坯连铸等技术,并通过清洁化生产和高效回收利用、高品质钢材深加工技术和装备工程化开发与系统集成,构建起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生产平台,支撑钢铁行业优化调整结构,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
中国钢铁工业必须摒弃粗放式生产模式,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要以市场为中心,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使用钢材的解决方案,实现由材料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变;通过研发和生产“高性能、长寿命、易加工、高精度、绿色化”的先进钢铁材料,实现钢铁材料减量化应用,大力推进钢铁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通过大力发展特殊钢生产全流程协同优化技术、质量性能稳定性控制技术等先进特殊钢流程技术,开发高端特殊钢棒线材、板材、锻材、管材等高品质特殊钢。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军工建设对钢铁产品的需求旺盛,钢铁工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和转型发展应结合国家重大工程需求,重点围绕高速铁路、核电、火电、大型飞机、海洋开发、西气东输、机器制造、输变电工程、大型试验装备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和重点武器型号对关键材料的迫切需求,集中“产、学、研、用”优势科技资源,注重钢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用户企业的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实施重点跨越、精品化战略,开发重大工程与重大装备用高强度、高韧性、高塑性、低屈强比、高持久断裂强度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先进钢铁材料,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关键钢铁材料的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