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特钢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通过结构调整来实现专业化分正,通过技术进步来增加产品附加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别是瑞典、日本、西班牙。瑞典特钢行业通过兼并重组,目前已经形成了每一类钢种由一家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格局。这使瑞典的工具钢、轴承钢、高速钢、不锈钢带、不锈钢板带、不锈钢焊管以及高强度钢均成为世界知名产品。
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我国钢产量不仅没有收住,还逆势而上,导致如今骑虎难下的局面。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控制产量也是勉为其难。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合金管工业要实现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不抓住产能过剩这个“牛鼻子”,不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便没有抓住要害。
我国合金管工业必须在“四个一批”化解产能过剩上有所作为,抓好这件事就能见大成效。规划工作要把合理的产能设定和化解产能过剩作为科学规划的第一件大事,要实现从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变;规划要面向未来、面向“美丽中国”,使钢厂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沿海还是内地,都是“美丽中国”的景点,真正融入社会、融入自然、融入人民生活;规划还要注重投资收益,吨钢投资在4000元以上和4000元以下的效益是不一样的,这个结构都会体现在投入产出的效益上。
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收缩后,开拓国内市场、释放内需成为合金管行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不过也因受制于电价、并网等政策不明确,2013年我国合金管发展仍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合金管行业以上游设备制造为主,对下游合金管站的重视力度明显不足,大量设备积压仓库,产品价格暴跌,合金管设备产能严重过剩,甚至达到50%,设备制造企业鲜有盈利。这几年,我国用短短5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数十年的路。但由于国内的相关标准不规范,行业门槛低,导致企业良莠不齐。另外,电价、并网、弃风等问题也阻碍了我国合金管市场的发展。